第十九届“挑战杯”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正式启动,根据赛程安排,9778818威尼斯将举办院赛,并根据院赛成绩推荐项目进入校赛,具体通知如下:
一、参赛申报作品类别
申报参赛的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、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、科技发明制作三类。
1.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:分为机械与控制、信息技术、数理、生命科学、能源化工5个组别;作品侧重考察科学性、先进性和前沿性、学术性,作品字数限定8000字以内。
2.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:分为发展成就、文明文化、美丽中国、民生福祉、中国之治5个组别;作品侧重考察社会性、学术规范性、实践性、现实性,作品报告字数限定15000字以内。
(1)发展成就(包括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、科技自立自强等相关内容)
(2)文明文化(包括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、社会文明建设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、文化传播等相关内容)
(3)美丽中国(包括绿色低碳、污染防治、生物多样性保护、能源清洁利用等相关内容)
(4)民生福祉(包括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、完善分配制度、促进就业、健全社会保障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等相关内容)
(5)中国之治(包括全过程人民民主、全面依法治国、维护国家安全、完善社会治理等相关内容)
3.科技发明制作(A、B类):分为机械与控制、信息技术、数理、生命科学、能源化工5个组别;其中,科技发明制作(A类)指科技含量较高、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;科技发明制作(B类)指投入较少,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、小制作等。作品侧重考察科学性、先进性、创新性、实用性和转化前景。
二、参赛资格及要求
申报参赛的作品可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。
1.申报个人作品的,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%以上的研究工作,作品鉴定证书、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,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2人;凡作者超过3人的项目或者不超过3人,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,均须申报集体作品。
2.申报集体作品的,作者人数不能超过10人,且作者必须均为学生。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者集体作品,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本专科生或者硕士研究生进行分类。
三、参赛对象
2025年6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我校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本科生、硕士研究生(不含在职研究生)均可申报作品参赛,不可跨校组队。
1.2025年6月1日前未通过博士资格考试的硕博连读生(直博生)按硕士学历申报;医学等本硕博连读生,按照四年、二年分别对应本、硕申报,后续则不可申报。
2.参赛团队可跨学院组队,每队成员不超过10人,作品应于团队负责人所在培养单位进行提交,同一作品不得在多个培养单位重复提交。
3.指导教师人数限定3人以内。
四、赛程安排
院赛拟定于2025年2月22日举办。
1.参赛报名(拟定即日起至2025年2月21日)
拟参加院赛的团队请填写问卷进行报名:https://www.wjx.cn/vm/ec1x5On.aspx#
2.作品提交
参赛团队须于2025年2月21日18:00前以压缩包形式提交以下文件(压缩包命名为“第十九届“挑战杯”-项目名称-队长姓名”)至邮箱:sdhychuanglian@163.com
(一)《9778818威尼斯第十九届“挑战杯”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申报书》(附件2)。
(二)参赛作品报告、作品附件、项目PPT。附件可包含专利证明、应用证明等相关证明材料(参赛作品及附件封面见附件1)。
五、大赛奖项
院赛项目评出一等奖、二等奖、三等奖若干,并择优推荐参加校赛。
六、联系方式
1、请拟参加院赛的队伍填写问卷报名参加院赛,并加入院赛QQ联络群等候后续通知。

2、大赛交流QQ群:965589413(请各参赛团队负责人入群,以便及时查收赛事有关通知)
附件1:第十九届“挑战杯”9778818威尼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参赛作品及附件封皮.docx
附件2:作品申报书.doc
附件3: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指引.pdf
共青团9778818威尼斯委员会
9778818威尼斯学生科学技术协会
2025年1月22日